Search

條件的好與壞,是一種相對值,並非絕對值

最近市場物件極少,竹北房市氛圍在今年已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條件的好與壞,是一種相對值,並非絕對值

最近市場物件極少,竹北房市氛圍在今年已確立轉為「賣方市場」。

帶顧客看屋,顧客時常會說:"如果條件是....那就好了"。但其實這一直是個相對值的概念,而且得在可選擇的情況下才成立。以現今的市場氛圍,買方沒有太多選擇,只能二分法問自己:"可接受就買,不可接受就跳過"。

例如:
某社區當初建商在規劃時,車位數是不夠用的,買方對於"車位不足"感到遺憾。但若問買方:"如果這社區有其他車位可選,但車位屬性是機械車位,你可接受嗎?"。買方會說:"可以接受,只要確保有位置停就好了"。

現在換另一個狀況,如果某物件配置一個B6平面車位,買方一聽到"每天開車回家要開到B6層",整個就興致缺缺。但如果今天有B2車位可選,但是是機械車位。這時買方就覺得:"沒關係,我還是選擇B6的平面車位好了"。

可以看出其上案例的差異性嗎?

我們時常會在當下,去作出一個自己認為條件「相對好」的選擇。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說買房子講求的是緣份,除了價格是否媒合之外,每個當下流行的產品都不一樣。

像近期就有很深的體會,有些社區過往乏人問津,不論仲介怎麼強力推薦買方,買方就是沒意願看屋。結果今年那些社區成為市場當紅炸子雞。倒也不是社區周遭突然多了新利多,而是純粹這時期沒比這"條件相對佳"的物件出現,但需求到了,價格也可接受,就只好下單入主。

遇過很多買方,最一開始出來看屋,給房仲需求條件時會說:"以XX建商為主,OO建商完全不考慮"。但在市場第一線待久了就會知道:"遇到心目中的物件是種緣份,甚至你得付出超乎想像的金錢支出去拿下它(因為條件好的物件大家都在搶)。你固然可以繼續等,但可能當你在等該物件釋出的過程中,你的積蓄已經更多,到了那時,你考慮的物件層級也就不一樣了"。

買房子最終還是回歸到需求面:
若需求到了,就買;
若需求還沒到,就預備好自己,等待更好的屋緣出現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這裡,沒有一篇篇繁瑣的房地產廣告行銷。只有最真誠的房仲生活分享。
View all posts